3)第二百三十八章 鼠疫福泽 四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货场,两天的功夫就让李大成闹了个鸡飞狗跳。

  简易码头,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完工。两船粮食一天一夜卸完了,还在想着李大成问题的李诚有,押着船又去了南边,有些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说经验教训,李大成看的明白,是因为他剽窃了几代人的经验教训,这些东西,即便他教了。李诚有也学不会,只能靠慢慢的点拨跟经历才能学得会。

  有了李大成的逼迫,詹天佑这边的进度也越来越快,在老货场,白天能听到黄岛那边炸山的声响,晚上能看到映透天际的火光,三天的时间过后,塔埠头港已经开始砌石块了。

  护路队在李大成的操练之下也是欲仙欲死,比护路队的壮丁,先一步适应的。是李大成让人弄来的百余条土狗,这些狗用了几天的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撒欢的跑就能吃饱,土狗撒了欢,护路队就遭罪了,他们的现状,只能用人比狗惨来形容了。

  有了粮荒这个压力,李诚有那边装运粮食的速度也很快,南边的粮食平均五天一趟,第二趟回来的还只有那两艘老毛子的货船。第三趟的时候,就多了太古船行的两条船。

  第四趟的时候,塔埠头码头上也开始修建铁路了,这一趟来了八艘粮船。有两艘太古船行的船来自营口,装的全是低价的豆饼,这八船粮食一到,鲁北的粮荒就算是完全解决了。

  粮荒解决了,李大成这边又遇到了一个麻烦,那就是货场不够了!

  粮食这东西。最怕受潮,虽说已近开春,但气温依旧在零度以下,粮库建不了,大量的粮食只能存放在露天地里。

  这个麻烦自然又落在了正在塔埠头收尾的詹天佑身上,问题李大成已经解决了,建造木制粮仓用来暂时存放粮食。

  木制粮仓是解决了气温低的问题,可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建造木制粮仓的材料不够,东三省那边虽说是个天然的木材仓库,但生产能力不够,大量的原木,不能变成可用的板材,运输原木也很麻烦,国内的东三省指望不上。

  这个问题对李大成而言依旧好解决,他将目光放到了与大清一海之隔的美国身上,美国的伐木业,比大清要发达的多,让詹天佑那边出了板材的尺寸,南边的李诚有,一纸电报,就促成了一笔大买卖。

  因为鼠疫的缘故,美国的木材市场也受到了冲击,积存了好大一批木料,有了李诚有在南边许出的高回报运费,这事儿美国的船主们,自然而然也就做了。

  只是时间要被延后一个月左右,商场之上,许多消息都是瞒不住的,若是有心人再四下传播,这样的消息,比电报的速度传播的都要快很多。

  美国的木材行业,找到了一个人傻钱多的下家,洋鬼子的商人们,也看到了积存、滞销货物的市场,据李诚有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