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九章 鼠疫福泽 五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劾桂顺的人,全家都死于非命,桂顺给山西的解释是胶莱守军调动一事,纯属以讹传讹。后经胶州府证实,五千胶莱守军一直驻扎在胶州府一侧,从来不曾擅动。

  弹劾的人死于非命,地方上出言担保。上次调动胶莱守军的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至于德国使馆的说法,直接被桂顺解释成,他们想要在山东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买通了大清的官员。在官场传播一些谣言。

  死人也得给扣上一顶汉奸的帽子,人死了,事儿也没完,借着这顶汉奸的帽子,桂顺又掘了那几个敢于直言敢谏者的祖坟、捎带着株连三族,凶残而毫无遮掩的手段,一下就镇住了整个官场。

  胶莱的振威军,只有桂顺能调动,远超五千人的队伍,老袁、老李也都清楚,但明面上的五千胶莱守军确实不曾调动过,那在山东制衡德国人的势力是哪一个的?义和团?振威军?这话现在谁敢说?

  控制舆论喉舌,有时候很难,但有时候又很简单,毫不遮掩的杀戮,凶残的杀戮手段,就是对付这些个舆论喉舌的最好武器。

  朝廷那边的干系理清楚了,胶州府一带,也就只能任由李大成施为了,德国人的话在京师不好使,桂顺跟胶州府的话,才是真正的大实话。

  当天美国人跟德国人也没能谈出一个结果,如今的德国急于在远东扩张势力,姿态还是相当嚣张的,卸货与否涉及到了胶澳殖民地的发展,仅凭几艘货船阻挡航道的威胁,还不能让胶澳的德国人妥协。

  远东的事情,还得在远东处理,很快美国商人的电报就发到了京师,美德之间的纠纷,大清也可以做调停人的,美德两国之间,英法日三国都是偏向于美国的,借着这个机会,桂顺在调停的谈判桌上,也提出了将德国挤出山东的构想。

  桂顺的出发点,对大清朝廷而言很合理,闹义和团之初,就属德国人叫嚣的最是厉害,八国联军侵华,站在大清的角度,也可以理解成是德国人挑起的,若不是克林德在京城随意杀戮义和团得人,义和团能杀克林德?

  至今还传的沸沸扬扬的德皇匈奴宣扬,不仅损伤了大清的颜面,也损伤了太后老佛爷的颜面,桂顺在谈判桌上报复德国人,虽说是李大成筹划的,但这事儿说出来之前,还是得到了山西那边的许可,老娘们对于诸洋鬼子的印象都不怎么好,德国人嚣张,老娘们自然更加厌恶,即便有重病的李鸿章在其中搅局,桂顺的主张,还是得到了山西行辕的认可。

  将德国人挤出胶澳,胶澳也不能回到大清的手里,桂顺的说法是将胶澳交给在山东也有一定势力的美国人,这同样也是个连环套,有了桂顺这样的提法之后,即便美国人不能入住胶澳,也会相应的在山东扩大他的影响力,山东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