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四章 济民粮铺 上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不足。胶州府积存的粮食,过千万石,多吗?于山东人口而言,不多!

  山东一省。登记在册的百姓三千三百多万,一个百姓一年一石粮食怕是不够,三千三百多万百姓,一年需要多少粮食?至少三千三百万石,现在胶州府积存的粮食怕是不足三千三百万石吧?

  我以为。此时将胶州府积存之粮,以人力运往山东各州府,以旧粮换新粮,这么转下去,山东的粮栈,非咱们莫属了!”

  大侄子李诚有的这个说法,还算合乎李大成的心意,这个法子好,有了如今胶州府的粮食做底儿,山东的粮市就能运转起来了。以旧粮换新粮,一年的时间,就能独霸山东粮市了。

  “嗯!算不错!诸位还有什么说法?”

  法子虽说不错,但对李大成而言不够,不够仔细!扫了一眼堂下之人,见有些人想要说话,李大成就将自己的东西憋了回去,听听别人的高见,不是什么坏事儿。

  “二爷,六爷的说法固然不错。但咱们是商家,商家就要快进快出快些回本,六爷的法子慢是一点,人力运粮却是最大的破绽!

  人力运粮。路程越远耗费越大,从胶州府到鲁中鲁西,千里之遥,耗费不可计数,做粮食买卖,还得靠钱。以粮养粮的法子,固然可行,但咱们手里的这一大批粮食,就没什么赚头了。”

  这话站在商人的角度上看,无比的正确,但李大成想要的是整个山东的粮市,亏上一些无所谓的。

  “不错!咱们是商人,还是要以利益为重的,但也不能忘本呐!

  咱们商人的衣食父母是谁?百姓!

  山东近几年肯定要大批的缺粮,一旦缺粮,必然要有饥荒,饥荒太大,这山东就不安稳了,山东不安稳了,咱们就没钱可赚喽……

  老六的这个法子,虽说初期不怎么挣钱,但却可以稳定山东粮市,山东三千三百万人的买卖,比粮市更大!

  如今人力运粮耗费大是关隘,诸位说说,要怎么过这一关吧!”

  李诚有的路子是不错的,但买卖要挣钱也是天经地义的,如何降低消耗,赚取更多的利益就成了问题。

  “二爷,咱们手里的货物,不独是粮食,棉布棉纱,在直隶、河南、山西、陕西都有销路,直隶多驴马,陕山近蒙古,马匹骆驼的数量不少。

  冬春少雨,货场上的粮食还能再存两三个月,咱们一边建仓一边从直隶、河南、陕西、山西一带用其他货物换取驴骡牛马骆驼,并在胶州府建造大车,等大牲畜多了,再开始转运粮食也不迟,有了大牲口,这粮食的转运费用就少多了。

  人力转运粮食,路难行是关隘,在此期间,咱们也可以用手中粮食来修路,商路于我们商家而言最是关键,山东的路好了,咱们转运货物也方便!

  出粮修路,还能跟山东官府谈一谈厘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