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三章 商界第一人 中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爷精擅西学,用了药物磨粉之法,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之下,足足将药材的价格提高了二十倍以上。作为商人我盛宣怀是自叹不如的。

  鲁北粮荒,想必继笙也是知道的,你知道李二爷是怎么平息鲁北粮荒的吗?不用高价购粮,只是提高了一倍的运费,营口旅大一带因为鼠疫积存的粮食,就被各国商船在一月之内。运抵了鲁北重镇胶州府。

  我替李二爷算了一笔账,他在旅大一带购置的那些粮食算上各种费用,也只是正常市价的六成左右,外洋的运来的粮食,不足市价的两成。

  此外。借着鼠疫,李二爷还在棉纱、布匹等西洋大宗商品上大大的赚了一笔,胶州府塔埠头积存的货物,其货值恐怕也在千万以上的,这样的手段,真是让人望而兴叹呐!”

  许多事儿没人去说,也就没人知道,盛宣怀无疑是个不错的说书人。李大成前后的发家史,除了劫掠京津之外,他基本给说全乎了。

  三人都是商家。在大清也算是大商家,许多事情听头知尾,听了盛宣怀的解说之后,孟洛川、张弼士自然是啧啧称奇的,其中尤以孟洛川最为惊讶,本以为这李二爷只是个借着军威敛财的莽夫。没曾想,完完全全的看错了这个李二爷。

  “还不止于此。接下来的话,出我盛宣怀之口。入弼士、继笙之耳,绝不容第三人知道的,若是此事传开,别说李二爷不饶你们二位,我盛宣怀也是不饶你们的。

  弼士、继笙,接下来的话,你们还要听吗?”

  在盛宣怀看来今日之事,因张弼士不信任李二爷而起,李二爷在山东谋划的大成公商号,近期在南边走了一些洋行的关系,要高价雇佣国外的酿酒师,这跟张弼士在烟台的酒厂有些相似,李二爷让他来解释,恐怕也是为了跟张弼士拉上关系。

  有些事儿在盛宣怀看来是不能说的,但不说,只怕张弼士这边不知深浅,说了又怕引火烧身,他现在看似风光但危机已现,自从甲午一战后,李中堂失势,他这边的压力就非常大,一旦在官场上行差走错,什么大清第一官商,不过是官场的炮灰而已。

  张之洞只是面上的洋务派,他的根底其实还是守旧派,洋务不能依靠张之洞这样的人,这事儿大清朝廷也是有定论的,张之洞非是佳木,接了北洋新军的袁世凯野心太大,跟随袁世凯,盛宣怀害怕自己连骨头也剩不下。

  如今的大清,最值得盛宣怀依靠的就是桂顺桂贝勒了,可惜自己之前的试探都无果而终,桂贝勒一方是有些排斥他的。

  原因盛宣怀也清楚,就是面前这个李二爷,在商事上,盛宣怀也自认不如这位李二爷,至于祛瘟堂的李六爷,跟桂贝勒一样,只不过是李二爷的傀儡而已。

  说服张弼士,他这边就有了筹码,有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