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八十四章 商界第一人 下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不上不下的山东商人,他与孟洛川是没有交集的,对于孟洛川,张弼士也就当做普通人来看,他不是读书人。对于孔孟也没有多少敬畏的,在他看来,看清李二爷的根底才更重要一些。

  “富国强民?杏荪,那津沽战场的几十万死伤怎么说?”

  起家于南洋的张弼士,与大清的大多数人不同,他的思想要开放的多。思路也宽阔的多,手握兵权经商,在张弼士看来,这或许有可能是在募集军资,若李二爷要走这样的路子。那这国家就要战乱了,战乱与商业是相互矛盾的。

  听盛宣怀的言论,这位李二爷的杀性很大,若这么一个人主导战争,以后的死伤就无法计数了,人口的大量缺失这对商场而言也是灾难性的。

  “弼士,津沽大战的结果如何?

  我等身处的位置,不许我等以小民的眼光看事情。结果或许更重要一些吧?”

  用一个眼界的问题,盛宣怀就说通了张弼士,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结果比过程要重要。结果张弼士已经感受到了,那就是英法商家使节对他的态度,津沽一战,于商业有利,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说客,盛宣怀显然是合格的。短暂的商谈之后,三人之间也勉强达成了一致。话就当没听过,事情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合作的时候谨慎一些就好。

  “三位是老哥,三位也是前辈,既然知道了李二的根底,那么咱们以后有话就直说了,我这人做事喜欢干脆利落,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没有稀里糊涂一说。

  若以后咱们有机会合作,三位也不必在意我的根底如何,只要三位不做那卖国求荣之事,我李二的屠刀,也断然不会向三位挥动的。

  咱们之间,就讲一个求同存异、和光同尘,许多事都是可以商量的,若三位想做成一件事儿,我这边可以退一步,若我想做成一件事儿,与三位有了冲突,退不退咱们还是可以商量。

  当然我说的只是可以商量的事情,涉及到了根本利益,咱们该怎么争就怎么争,按着商场的规矩来,如何?”

  被盛宣怀请回小圈子之后,李大成就来了一番开门见山的话,不卖国这是前提,若是卖了国,许多事儿就不能用嘴来说了,只能用刀枪说话,在这一点上,李大成不会有一丝的退让与仁慈,卖国是要有代价的,杀一人不足以警示他人,灭满门,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大清许多愚昧的规矩,也是催生汉奸的优良土壤,刹不住这种崇洋媚外的风气,这一国的崛起就无路可走,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人离心离德,任何一个强国的崩溃,外部原因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内部出了大问题,在汉奸一事上,李大成是断无缓解余地的,一人做汉奸就杀一人,一国之人做汉奸,屠尽国人也无妨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