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一章 百年会谈 七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的状元公已经在用这样的法子了。

  这三步,对于如今国内的市场差不多够用了,若想争锋于国际,这织布厂的规模就要再大一些喽!原材料的产地也必须更多一些。”

  丝棉织物,技术虽说重要,但规模更为重要。李大成给孟洛川提出的三步走,只是最基础的,说的太深,孟洛川也做不成,想要将纺织业做大做强。同样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最近几年之内,基础还是最重要的。

  “二爷,甜高粱由土地到作坊,这纺织为何要从厂子到土地呢?

  还有,二爷的这三步,步子是不是小了一些呢?”

  相比于甜高粱的推广,李大成在布市上的三步走。无疑有些放不开手脚,对于这一点孟洛川也有疑问。

  “做大厂也不是不成,不计投入咱们也得看一看原料。如今的大清保粮为主,没有那么多的土地种植棉花,不过各地的荒山野岭不少,棉花之外的生丝业倒是可以迈的步子大一些。

  最近一两年,我有意在胶州府斥资千万左右,建一座亚洲最大的纱厂。原料全部靠进口,这里面的风险我也是无法预估的。现在的说法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若我趟开了路子,四爷再跟上也不迟。纺织业不同于制糖业,这一行洋人是关注的,普通商人做这个,怕是有相当难度的。”

  凡是商家都想把买卖做大做强,丝棉织物这一行当,棉布的销量最大,而山东的生丝行业也不如南方发达,孟洛川的眼光不错,一下就盯上了作为大宗商品的棉织物,但涉及到纺织这一行业,就不是大清内部的问题了。

  之前在京师的时候,李鸿章亲口说过,限制纱锭数量是洋鬼子提的要求,作为正常渠道最为大宗的倾销商品,纺织业也确实值得洋鬼子们关注。

  李大成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以实为实的,纺织业不仅涉及到了英法德这些列强,近邻小日本也会被波及,弄不好就要受多方的打压,孟洛川想在纺织业做大做强的想法,现在还是不具有可行性的,洋鬼子这一关很难跨越。

  “二爷,比起纱厂,铁路尤甚啊!”

  孟洛川的问题回答的不零不落,盛宣怀又发难了,铁路的难点不在建设上,而是在于条约上,许多地方虽说还没有铁路,但修建铁路的权力,已经被许给了诸洋鬼子,路权之外还有采矿权,盛宣怀的铁路尤甚,也是李大成的惆怅之一。

  “盛大人真是会出难题,这事儿要解决也不难,这大清终是咱们的大清,只要咱们有钱,修路,洋鬼子还是管不着的!

  此事难就难在路咱们能修,但却无力保路啊!

  你们看这事儿说来说去,还是说到了带兵打仗之上,没有枪杆子做后台,无论是做买卖还是修路,咱们都要受洋鬼子们的掣肘。

  在我看来,今后这段时间,咱们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