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1章 第 151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互捧了。”紧接着说明来意,道,“我今日过来,是向缇帅大人表示歉意的。”

  “何来歉意一说?”

  “因为开海一事牵扯到燕缇帅,让燕缇帅与妻女分隔两地。”

  燕承诏刚端起茶,闻声之后顿住了,侧过脸来,问道:“裴大人打算只身南下?”未等裴少淮应答,燕承诏先呷了口茶,自言道,“反正我是要拖家带口随行。”

  脸上露出几分“俗”气。

  这回反轮到裴少淮怔怔了,先前不打算带上时月和小南小风,是担忧妻儿的安危,可如今有燕承诏领军一路护卫,或可以再考虑考虑。

  燕承诏见裴少淮怔怔出神,揶揄道:“裴大人心已不在此,还是早些回家考虑、商量罢。”

  “是矣,是矣。”裴少淮回过神应道。

  一开始觉得分离几年并不难,可每日一抱起儿女,便会心生不舍,且这份不舍日益浓郁着,叫裴少淮不敢想象真正道别的一日。

  他是如此,时月又何尝不是?

  ……

  四月下旬,这日风和日丽,礼部已监造好新科状元牌匾,天子下旨,再赐景川伯爵府“三元及第”牌匾。

  礼部官吏扛着牌匾自御街出来,绕城一周后送至伯爵府,一路锣鼓喧天,引人瞩目。

  士子们原以为裴家只是一门两状元,岂知是兄弟皆三元。才消停没几日,茶馆、酒肆中再次满是裴家兄弟的话题。

  自大统以来,大庆朝只出过四位三元及第,单单一个景川伯爵府就占了两个,试想,祠堂之内并列悬挂着两面“三元及第”的牌匾,是何等光耀之事。

  有好事者把裴少淮两兄弟一路科考的文章集齐,研读之后,皆不得不佩服——从三阶童试到秋闱、春闱,十数篇文章里,能看得出他们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到今日的。

  院试文章笔力不足,秋闱里修正了;秋闱文章见解不够独到,春闱里修正了。书局刊印两兄弟的文章,装订成册,得以大卖。

  状元的文章,也并非天生完美,士子们广受鼓舞。

  两兄弟年少求学时的一些小事,被人挖出来津津乐道。有茶楼嗅到了商机,想以两兄弟为范本,添油加醋写一话本,做说书的生意。

  名字便叫《一门双杰》。

  岂知茶楼掌柜重金找了不少书生,想让他们妙笔生花把话本写出来,谁知几日过去,未有一人写得精彩,书中人物总是少了那股文气。

  这日,一位写话本的书生实在无从下笔,一怒之下,把书稿从阁楼上撒下去,身子探出窗户,有些癫狂高呼道:“一门出双杰,兄弟两三元,话本子都不敢这般写!”

  那茶楼里本就是士子居多,连连凑过来看热闹。

  有人揶揄书生道:“你一个杜撰捏造的,写得还不抵实际的精彩,茶客们可不依。”

  又有人道:“若真有人知晓他们兄弟平日里是如何读书、写文章的,不必写成话本,某愿意掏这份银子。”

  “可见,故事可以杜撰,可学问是杜撰不来的,咱们还是踏实读书为好。”

  许多人应声附和。

  阁楼上那位书生怒气冲冲回了一句:“谁能写谁写去,总是我不写了。”闭上窗户自个消气去了。

  茶馆生意未能做成,却也成就了一桩笑谈。

  ……

  兄弟两三元,伯爵府无暇大贺一场,因为少津婚期已临近,所有事都在紧锣密鼓筹备着。

  少津婚前特地抽出一日,去往徐尚书府,说要带段夫子去个地方。

  夫子自然乐呵呵应下了。

  再次登至京郊芒山山顶,那里种有一片桃花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下桃花已结果,山上桃花娇正浓。

  少津推着夫子在桃花林间小径穿行,落花带着些露水,染湿衣襟,少津说道:“夫子,山上的桃花,也终于到了开放的时候。”

  夫子应道:“开得真好。”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