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5章 第 235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出自韩非子之口。

  “尧舜让天下”是因为旧时生产力低下,领队做事十分艰难,位高反而劳苦。而今的世道,小小一县令,一世之财,可保三世之富,又哪会有禅让的道理?这也是韩非子的见解。

  王高庠是妥妥的法家追随者。

  朝堂上,多的是人披着儒家的皮,用法家的思维当官,这很正常,因为儒家孝善拿来写写文章尚可,若是照搬到当官处事,则是一地的鸡毛。但像王高庠这样忍不住脱口而出,把法家的话术挂在嘴边,就不正常了。

  毕竟法家还有一位代表人物——商鞅。他所著的《商君书》被历朝帝王视为禁书,因为《商君书》代表的是帝王心术,帝王们怕有人看了此书,掌握驭民之术,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寻常人家,即便是要学法家,也是披着儒家的外衣学,而不会如此明晃晃地挂在嘴边。

  面对王高庠溢出的愤怒,裴少淮应道:“你我所见终究不同。”

  即便都选了东宫,立场还是不一样。

  “下官恭送尚书大人归府休养。”行礼之后,裴少淮甩袖离去。

  ……

  京察一事冷了下来,相反,万寿节大操大办,光禄寺甚至需要从别处借调人手。

  因为都长了一双三角眼,裴少淮总莫名觉得王高庠与黄荻长得很相似,但从出身、履历来看,他们又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黄”对“王”,“荻草”对“高庠”。

  曾在闽南任官,裴少淮知晓闽南许多地方黄王同音,有些“黄孙村”甚至是从“王孙村”分出来的。

  立大学,设庠序,“高庠”有大学堂之意;而江畔荻草萧萧,“荻”为郊外野草。

  一个放在学堂里仔细教养,一个放逐农家野蛮生长?让他们各为其主,相互搏斗?

  裴少淮讪笑,觉得自己思绪有些走偏了。倒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只是万事讲究根据,不能单凭设想。

  他正在书房里静想,忽听闻小南小风在院子里喊道:“娘亲,快出来闻一闻,好香呀。”

  裴少淮本以为是小风摘了花朵,或是得了香囊,要与娘亲分享喜悦,所以并未在意,依旧在书房里想自己的事情。

  又闻时月的步子顿了顿,忽由缓变急,匆匆向书房这边走来。

  裴少淮蹙眉,预感到不妙,刚放下毛笔,妻子便推开了书房门,说道:“官人,是楠木香。”

  楠木自带清香,金丝楠木所制之物,即便陈放多年,依旧有一股若隐若现的幽香。

  金丝楠木珍贵,用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皇宫里。

  能让楠木香从宫里飘到伯爵府,只能是一场大火。

  裴少淮顾不得多言,提着下摆便往高阁上跑,边吩咐长舟道:“去把二少老爷唤来。”

  阁楼上远眺,一股黑烟冲上云端,正是源于宫中。

  不多时,城里的老百姓也察觉到了火灾,茶楼酒肆的窗边挤满了人,都朝皇宫的方向张望着。

  这么浓的楠木香,这么大的黑烟,想必宫中火势不小,也不知道烧的是哪座宫殿。、

  大火烧到入夜时候,火势不减,冲天的火光照得整个皇城亮堂堂的。

  ……

  这次烧的是皇帝的乾清宫。

  大火扑灭,已是夜里三更,万幸的是禁军赶来及时,没有烧及其他宫殿。

  乾清宫毁于大火,只剩几扇断壁,还有积厚的灰烬,皇帝的寝宫没了,御书房也没了。

  “查,给朕好好查,当日进出过乾清宫的一个不漏!”皇帝怒道。

  不偏不倚烧了乾清宫,这若是冲皇帝来的,便是弑君。

  裴少淮还顾不得入宫面见皇帝,又一个令其闻之恶寒的消息传来。

  就在乾清宫大火当夜,钦天监吴监正急症发作,病死府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