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一章 千夫所指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书人微笑摇头……

  另一处酒馆里,说书人一拍醒木,张口念了起来。

  “杀气横空下大荒,海天雄志两茫茫。

  血痕染就芙蓉水,骸枕堆成薛荔墙。

  树列旌旗千里目,江开剑戟九回肠。

  应知潭底蛟龙现,处处旗开战胜场!”

  一首定场诗念罢,他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和阳大战,直把破虏军诸将形容得如天神下凡一般。

  酒馆里的食客全都停杯不饮,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述。

  随着说书人的不断宣扬,泗州附近的不少青壮都蠢蠢欲动,准备结伴前往和州参加破虏军。

  府衙之内,朱元璋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来回踱步。

  孙炎伸手拦住他道:“明公,不必在意那些街巷传闻。”

  “俺怎么能不在意?”朱元璋停下脚步,“自从和州大战之后,邓友德已经率队投奔了朱国瑞。现在,咱们连兵都征不上来,拿什么来跟朝廷作战?”

  孙炎摇头轻笑道:“明公勿忧。咱们有士绅的支持,收拢人马比破虏军要容易得多。有些许百姓去投奔和州,明公不必大惊小怪。”

  “放屁!”

  一旁的汤和忍不住插言道:“地主老财靠着土地才能拉拢住穷苦百姓。现如今,和州早就开始给百姓分田分地,哪还有人愿意在泗州当佃户?要俺说,你跟他们就是蛇鼠一窝!”

  孙炎沉下脸道:“某哪个建议不是为了明公着想?你们哪次出征不是靠某的计策才能成功?汤将军可不要信口开河!”

  “好了,都别吵了!”

  朱元璋烦躁地挥挥手,制止了两人的争吵。

  “孙先生,你赶紧想个办法。咱们也不能就这样束手待毙!”

  孙炎微微一笑道:“臣自然有办法解决此事。既然对方能够编出故事,咱们也一样可以神化于您。”

  次日,街上又出现了一批说书人。

  他们的故事如出一辙,大致意思是朱元璋在濠州之时,曾经为筹措军需往襄阳贩卖过乌梅。可收上来的三千担乌梅如果用船运输,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运到。届时,新鲜的乌梅只怕早变成了烂梅干。

  正在朱元璋在船上着急之时,江上的龙王突然现身,口称万岁跪于船头。朱元璋连忙问其来此何事?龙王言道:“陛下尽管放心一睡,臣包您明天在襄阳吃早饭。”

  朱元璋将信将疑地回舱休息。龙王催动船只,在一夜间赶到了襄阳……

  如此神奇的故事自然也吸引了一批百姓的注意。朱元璋是潜龙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可惜,没过一天,原本那拨说书人就换了书目,开始大肆吹捧郭子兴。为此,他们还传出了一首七言诗。

  “滁州境上见星飞,濠郡江边掩义旗。

  冈上空垂千树柳,年年春半子规啼。”

  一时间,滁州王郭子兴成了忠义无双,为天下人披肝沥胆之人。

  随后,又有人在街头传出朱元璋故意见死不救的消息,令泗州的百姓开始对他不耻。谣言越传越烈,就连已经投军的士卒也开始动摇起来。

  朱元璋赶紧派人四下解释,说自己曾经出兵滁州。

  可老百姓都知道泗州军并没有跟官军开过战,心里头根本就不愿意相信……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