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捧杀_寒门贵子家养小夫郎他又娇又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要谢谢他才是。

  徐佑乜了何濡一眼,道:“我好像记得,当初谁旦旦的说,钱塘湖在江东算不得知名的?这会又改口称作百年名湖了?其翼,做人不要墙头草,东倒西歪!”

  何濡冷哼道:“就知道你要翻老账!好,我承认,这次打赌算我输了!”

  “哎,输就是输,什么叫算?”徐佑呵了一声,道:“看来你输的不甘心啊……不急,钱塘湖现在只是有了点小名气,在江东名湖中还排不上位次。等把杜静之拉下大祭酒的宝座,那时,咱们再来结算赌注不迟。”

  何濡仔细看了一遍案几上的文章,顿时没好气的道:“等你这篇元阳靖庐一出,这三吴之地,谁还不知钱塘湖的大名?话说回来,你倒是好大的胆子,竟然编排老子真身显现天云山,显现也就罢了,还在钱塘湖边立了元阳靖庐……要知道那群牛鼻子最喜欢找人论辩,没理还能说上三天三夜,更别提你胡编乱造,可不是好玩的……”

  徐佑反诘道:“谁说我胡编乱造?道家三十六靖庐,全都有名有姓,有来有去,非是凭空臆造而成。元阳庐是道家总坛,自然得由老子亲立,这一点就是孙冠来了,我也能辩的他哑口无言。”

  何濡哪里肯信,道:“我遍览史籍,何曾见过三十六靖庐的说法?”

  “是吗?《老君音诵戒经》读过没有?《道门科略》读过没有?《无上秘要》读过没有?”

  何濡立马懵了,半信半疑,道:“真有这几本道经?”

  这几本道经确实是有的,不过在这个错乱的时空里,寇静之不知道有没有成为北魏的国师,陆修静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在庐山编纂道家第一部经书总录,至于《无上秘要》,这本是北周才出现的经书,徐佑加它进来,纯粹是欺负何濡早生了百年。

  徐佑笑而不答,道:“当然了,我这人你是知道的,最怕麻烦,为了避免孙冠真的拉下老脸来跟我论辩,这篇《元阳靖庐别传》就由你和千琴口述给下面人知晓,切记,一定要保证绝密,不管用什么法子,都要杜绝被追查到来源的可能性。”

  何濡嗤笑道:“说了半天,还是装神弄鬼。”

  三十六靖庐的说法起源于唐朝杜光庭的论述,基本属于个人拍脑门创作,并非出自老子或张陵。根据后世多位学者的考证,在南北朝时,天师道内部应该已经有了三十六靖庐的雏形,但数量参差不齐,质量良莠不分,并没真正确定下来,成为道教的基本教义。

  “记下了吗?”

  何濡点了点头,道:“我过目不忘,不管经文还是疏义,亦或其他,最多三遍,即可吟诵。”徐佑对他的各种异事早就安之若素,并不为怪,笑道:“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你被君子贱之是肯定,倒也没什么可得意的。”

  这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