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_寒门贵子家养小夫郎他又娇又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可苦读经文,懂得了道理,却寻不得路。我好,也不好!”

  徐佑身为佛门的大毗婆沙,自然明白莲音话里的意思。她有感于生命之短暂,想在短暂的生命里求得正果,然而生命最初的来源,是一念无明,一有生命以后,就分阴阳,也就是所谓的身与心。现在要“灭”,要回转来成道,要得寂灭之果,先要去掉四大色身的障碍,才能谈得上灭。

  如何去色?

  她还寻不到路,所以为知道彼岸的存在而欣喜,却又因为寻不到度苦海的舟而迷茫。

  好,也不好!

  徐佑道:“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这是《楞严经》的名句,道理可以顿悟,但要断除前半生的所有恶习,还得几十年的苦修,一步步来,等净了这些恶习,也就成了佛。

  修行之法,莫过于此。

  问佛之难,也莫过于此。

  莲音道:“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因次第尽,那要到何时才能解脱呢?”

  “南无阿弥陀佛!”徐佑道:“阿字是十方三世佛,弥字是一切诸菩萨,陀字是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所谓南无阿弥陀佛,八万四千法门,此六字全收。若要解脱,无如念佛,法师的路,就在其中!”

  莲音讶然,道:“这是什么佛法?”

  “大乘!”

  莲音陷入沉思,良久良久,突然起身下拜,道:“多谢大毗婆沙指点迷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之前的路,还是着了相!”

  徐佑伸手虚扶,道:“法师修为精进,可喜可贺!”

  莲音的神色透着识破了某种虚妄的欢跃和写意,道:“全赖大毗婆沙传法,莲音受益匪浅。”

  可是,除了讲经传法,两人之间的话题,却再也无法涉及俗世的种种。

  徐佑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这次拜访有些冒失,起身正欲告辞,莲音笑道:“郎君无事不会来庵里,不妨明言,若力所能及,当尽力而为。”

  徐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如实道来。他介绍了山宗和柳红玉的旧怨,以及现在柳红玉一心想杀山宗的事。因连音未出家时与柳红玉相交莫逆,故来求封手书,若能劝说她化干戈为玉帛,那最好不过,退一步说,就算不能成为朋友,至少也要劝她放弃刺杀的念头,免得最后不可收场。

  莲音知道柳红玉曾被溟海盗的贼子偷窥,也知道这是她心中从来没有拔出来的毒刺,却不知道那贼子就是山宗,更不知道柳红玉如今成了五品小宗师,竟自恃武力,胆大妄为的刺杀朝廷的四品将军。

  “柳红玉深夜行刺被擒,山宗放了她,没有追究。当年的事其实只是误会,山宗并没真的冒犯到柳姑娘,这一擒一放,再大的旧怨也该了结。只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