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苟延残喘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27章苟延残喘

  “困敌9天,我军从容调动,有序应对,敌军狼狈不堪,场面凄惨;在力量对比上,我军完全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在政治斗争上,我们扛住了日本方面的压力,有力地回击了敌人的讹诈,通过争取国际舆论同情、争得国内民众支持的途径,有效团结了最广泛的力量,牢牢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从原则上说,我并不反对将山东战事拖延下去。一来,可以彻底揭露日本方面对我国领土主权的野心,容易引起民众与友好国家的注意;二来,我国防军可以用相对较小的代价拖住敌军、拖垮敌军而不必冒太大的险;三来,能够加剧日本内部的争论、斗争乃至倾轧,迫使各种政治势力重新排列组合,虽然不能奢望会有主张对华友好的势力,但终究存在着变数和可能,起码有不同的回旋余地……”

  “但是……”说话者口风一变,神情愈加严肃,“形势变化很快,日本国内已在争吵的基础上达成了初步一致,决心不放弃对华侵略企图,加派三个师团到中国参战。前两个已在朝鲜登陆,正陆续开往中朝边境,第三个据悉今天傍晚要开始装船,最快明日下午5时,最迟明日午夜将会抵达山东沿岸。这就使我们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的战略决策面临一个方向性的转变,诸位有何见地?”

  说话者不是别人,正是中华民国大总统、中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秦时竹。除他以外,汇聚在西山大本营的还有一干国防军最高领导。对日交涉,大本营和内阁一开始有不同意见,后来战端一开,双方交手后,大本营的态度占据了主导性地位。在前方战事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保住胜利果实、体面结束战争,给国家保留元气”又成为内阁较为主流的意见,在大本营内部,大家也有不同的考虑。

  “从态势上,基本可以说诱敌、困敌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即便日本方面没有采取相应的举措(当然,这是不可能地)我们也应该思考下一步动作;单纯从军事角度考虑,自然是把敌人完全拖死、拖垮最为合算。但方才总统也说了,形势有变,继续再拖下去恐怕不适合;东北方面、中朝边境方面,日军在得到2个师团增援后,将具有4个师团的野战作战力量,虽然总参谋部估计敌军不会将所有力量都投入使用,但起码给东北军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目前,我国防军主力云集山东。东北境内只有两个主力师,即使算上蒙古方面马占山的骑兵师驰援,兵力也略显单薄,扼守战略要地是足够了,但要保证东北全境不受日军侵扰是不可能的;山东方面。敌人的援军虽然只有1个师团,但由于敌人掌握了制海权,可以随时在合适的地方登陆后再给予我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