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四章 济民粮铺 上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术,说到这些怎么也绕不过经济两个字的,经济是什么经济就是做买卖!

  如今胶州府有一场大买卖要做,货场上囤积的几十万吨货物。就是这个大买卖,从买卖开始到自己制造,有些路需要一步步的来走,有些市场需要一步步的拓展。但在这之前,李大成要有一个自己的网络。

  如今他手下的势力,祛瘟堂算是一张网,振威军也算是一张网,除了这两张网,就再也没有别的网络了。

  让李诚有去问计。李大成就是在谋划这样的网络,一张可以覆盖整个经济领域的大网。

  一夜过后,李诚有带着他手下的十几个掌柜,以及李大成的账房王茂斋,来到了老码头货场,看着除李诚有、王茂斋之外,一个个四五十岁往上的老掌柜,李大成就有些气馁,缺人呐!

  “都来了,说说吧,各自都有什么看法?”

  众人坐好之后,李大成也不客气,直接开口发问。

  “二爷,如今胶州府积存的货物,以粮食为大宗,咱们要开粮栈、盐栈、货栈了!

  胶州府辐射鲁东、鲁北、鲁西、鲁中,山东一带没有盐货管制,咱们开了粮栈,不仅能卖钱还能换盐,河南陕山乃至更北的蒙古,都是缺盐的,听闻运河要修整,有了山东的低价盐,咱们就能沟通北方财货!”

  一个看起来最老的掌柜,用带着南腔的口音,说出了货栈的构思,这法子在大清很普遍,大多数人发家,也是这么干的,无论是卖粮还是卖盐亦或是卖日用杂货,都是货栈。

  “二爷,陆路运粮靡费不小,咱们的粮食太多,单靠山东的粮栈,不足以卖掉大批的粮食,粮食不耐久藏,咱们要想将这些粮食尽快卖完,海路是捷径!

  都说南粮北运,北粮就不能南运吗?咱们现在的粮食,以麦子、玉米、高粱、豆子为主,南人吃米不吃面,米麦的价格差不多,麦子只能在北方卖掉,但玉米、高粱价格低廉,南人还能不吃?

  以粮食换南货,再经胶州府贩卖南货,这买卖做的!”

  这位的话说的也有道理,用廉价粮打开销路的法子也是不错,大清的买卖,主要就是一个南货北卖、北货南卖,这位的谋划比第一位大了一些。

  “嗯!说的都不错,老六,你现在主持大局,你是什么看法?”

  南货北卖北货南卖,这事儿不止在座的人清楚,许多人也清楚,这么说下去,只能是废话越来越多,有了两个抛砖引玉的,李大成也不想再听千篇一律的东西了,直接就将话头抛给了大侄子李诚有。

  “二爷,我以为还是当以山东为主,北方诸省,山东最缺粮食。

  运河繁忙之时,山东聚集南北七省粮食,粮食的缺口自然不大,可如今运河要修整,整条运河修整通航,恐怕得三两年的时间吧?

  这次拳乱,正是因为山东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