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五章 借台唱戏 上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谈判很快就有了结果,质押山东登莱青胶道跟兖沂曹济道的土地官产为自己还债,京师的那些老大人们毫不犹豫的就点了头,他们跟身处微山的袁世凯、杨士骧不同,桂顺的振威军,就差晚上跟他们睡在一起了,这种心煎火燎的感觉,不亲身经历,是不知道有多难受的。

  这段时间,已经有官员的女眷被卖到了八大胡同,虽说赎了回来,可八大胡同走过一遭的官家女眷,在八大胡同还能活着,回来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桂顺的狠招,闹的许多官员家里接连出殡,现在哪怕是卖了山西的老娘们,这些官员们恐怕也不会打什么磕蹦的,桂顺这厮,太狠!太毒!而且行事极有法度,让人抓不住痛脚。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虽说有的官员将官司打到了刑部大堂,但桂顺这边,最多也就赔一点银子而已,大家都是朝臣,官帽子在刑部大堂也不好使的,没了官帽子,京师的官员们跟宗室斗法,家奴斗家主,怎么可能斗得赢呢?更何况如今的桂顺也不是个穷宗室,而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的权臣,越斗也只能冤案越多而已。

  京师的官员们点了头,老袁这边也急急的上了道折子,辞去了山东巡抚的职务,一头就扎向了静海,山东已成乱局,不可久留,袁世凯可不想被山东这个烂泥塘缠住。

  杨士骧就没这样的门路了,只能跟弟弟杨士琦一起,为李大成图谋山东的大业奔走东西了,不得不说这俩兄弟的行政能力很高。短短几天的时间,靠近济南府的兖沂曹济道,就已经为李大成弄好了数万顷的地契,具体做法还是参照了胶州府那边,以二十年为期限。分期做的地契。

  事儿谈妥了,地契也一天多似一天,李大成转而看向了正在筹划的医府,经过这次一闹之后,医府也成了香饽饽,当然对官场的官员们来说这里依然是地狱。但对于大清的商家们来说,这里不仅是财源之地,也是捞名声的好去处。

  近些日子,山东苏浙一带的许多商家,押着一车车、一船船的现银到了医府。目的只有一个报效医府求官职、名声、财富。

  商人这个阶级,在大清的地位极其尴尬,在重农轻商的国本之下,商人也跟种地的百姓一样,要经历无数次的盘剥,税赋是正常应该缴纳的,最让商人们头疼的不是税赋而是报效捐输。

  有了灾荒,商人要报效要捐输;安顿地方。也要商人的报效捐输;地方官员需要的冰敬、炭敬,相当一部分,也是出在商人的报效捐输上;打仗。就更不用说了,一样要报效捐输的。

  有些报效捐输,全凭自愿,但多半的报效捐输,是不得不缴的,不缴。朝廷的财税下放,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官员们。抬抬手就能让这些个商人生死两难。

  即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