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一章 农业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文华是来检查年初修建的引水渠的,兴凯湖低地是区内圈定的水稻基本产地,红旗公社的两千埫(3万亩)田地全部要改造为水稻田,引水渠就是必不可少的农业设施,依靠湖区打造成熟的灌溉系统,再利用先进的农机提高生产效率,引进化肥、农药和良种进行保障,他有信心这里的亩产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9月,是个收获的季节。

  虽然实行了工业化为主的政策,但全区的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一点都没有打折扣,无论是做为北方地区主食的小麦还是产量高收成快的水稻都有大面积的栽种,滨海全区耕地面积仅有1430000公顷(1.43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在联盟中垫底,要养活近1800万人口,深入挖潜必不可少,毕竟粮食产量关系到国家稳定,这方面的投入可谓不惜血本,除了农机以外,在农闲时节发动广大社员免费劳动,建设各种水利设施就是富有苏联特色的兴措了,做为指导专家,刘文华在这一带呆了大半年,差不多人人都认得这个没什么架子又有本事的专家。

  当然了,他是水利专家并不是农技专家,来到这里的目地除了检查水利设施,提出整改意见,还有就是发展小水电。

  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周期长,投入高占用劳动力多,小水电工程比较简单,建设工期短,收效快。在建设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小型拦河坝采用土坝、堆石坝、浆砌石坝,砌石拱坝、砌石连拱坝、双曲拱坝、混合坝、碾压混凝土坝等。压力水管采用木制水管、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钢管等。修建小型调节水库,淹没面积少,移民较少都是它最大的优点,当前滨海区对于电力的输求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完全靠政府投资不现实,如果分散到各个地市甚至是公社大队,就有可能达到百花齐放,聚沙成塔的目地。

  如今的滨海区,社员每天都要上夜校,耳濡目染之下,都知道了这种被叫做“电”的好处,照明用的话方便,比烧油便宜,用作动力源更是无往不利,从最简单的抽水机到电动磨坊,比起需要吃喝拉撒精心侍候的畜力强太多了,刘文华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跟着一大群人,除了经常来这里做调研的女特派员,还有一支西装革履或是长衫飘飘的队伍。

  “陈老、李老、颜老,这里就是我们的公社,公社一级相当于乡镇,下辖若干个大队,相当于村,以前叫村民,现在叫社员,他们大都是东北的农民,受鬼子残害很深,被红军解救之后,打破了原先的结构,每个大队的成员可能都不是来自于一个地区,一个乡村的。”

  法属印支华侨领袖颜子俊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出口问道:“这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